选矿试验全流程详解
	 
	    一、选矿试验前的准备工作
	    1.矿样要求与提供:
	    客户需提供具有代表性的矿样。
	    标准矿样量:通常约50kg。
	    特殊矿样量:对于成分复杂的特殊矿样,可能需要200kg至1000kg或更多。
	    2.试验周期预估:
	    简单/初步试验:约30个工作日。
	    详细/系统试验:通常需要半年左右(受矿样复杂性、试验深度、设备安排等因素影响)。
	    3.合同签订:
	    试验开始前,必须与客户签订正式的试验合同。
	    合同中需明确约定将要进行试验的具体选矿工艺路线(如浮选、磁选、重选或联合流程等)。
	 
	    二、选矿试验流程
	    1.矿石性质研究
	    为了全面了解矿石的本质,例如矿石结构,矿物(类型、脉石含量、嵌布特征)为后续选矿试验提供科学依据,需采用以下4种方法:
	    原矿多元素分析:确定主要有价元素、有害元素及主要脉石成分含量。
	    原矿粒级筛分分析:了解矿石的粒度分布。
	    原矿密度测定:了解矿石的比重。
	    原矿相对可磨度测定:评估矿石的磨矿难易程度(通常以标准矿石为参照)。
	 
	    2.选矿工艺探索试验
	    探索性试验:
	    试验人员基于矿石性质研究结果,尝试不同的选矿方法(浮选、磁选、重选等),目是快速筛选出效果相对较好、有潜力的选矿方法或流程。
	    核心试验内容:
	    磨矿细度试验:确定最佳磨矿粒度,使目标矿物有效解离。
	    药剂制度试验:优化捕收剂、抑制剂、活化剂、起泡剂等药剂的种类、用量、添加点和添加方式。
	    开路流程试验:初步考察各作业的效果,确定流程结构。
	    闭路流程试验:模拟实际生产的循环过程,考察中矿返回对流程的影响,获得稳定、可靠的最终选矿指标(精矿品位、回收率、尾矿品位)。
	    产品分析:对详细试验(尤其是闭路试验)得到的最终精矿和尾矿进行化验分析,准确计算金属回收率。
	    沉降试验:对精矿矿浆和尾矿矿浆进行沉降特性试验,为后续选矿厂设计中选择和设计浓缩、脱水设备(如浓缩机、过滤机)提供关键参数依据。
	 
	    三、试验结果与报告
	    所有试验工作完成后,对试验过程、方法、数据和结果进行系统归纳、分析和总结。
	    编写一份详尽的《选矿试验报告》。
	    报告核心内容:
	    1.试验目的与要求。
	    2.矿石性质研究结果。
	    3.试验流程与方法(详细描述各阶段试验)。
	    4.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(包括大量图表、数据表格)。
	    5技术指标(精矿品位、回收率、尾矿品位等)。
	    6.最终推荐的选矿工艺流程(工艺流程图)。
	    7.关键工艺参数(磨矿细度、药剂制度、各作业浓度、浮选时间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