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金矿床的形成受地质构造、岩浆活动和围岩性质影响,根据成矿地质特征、矿物组合及矿体形态等因素,可将岩金矿划分为多种工业类型。依据DZ/T0205《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岩金矿》,我国岩金矿床主要包括以下工业类型:
	 
	    1、破碎带蚀变岩型(焦家式)
	 
	    该类型形成于变质基底隆起区,主要赋存于中酸性岩浆岩、混合岩及变质岩中。矿化发育于主断裂带下盘的角砾岩、碎裂岩及碎裂状花岗岩内。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,含少量黄铜矿、方铅矿、闪锌矿等。围岩蚀变以钾化、硅化、黄铁绢英岩化为特征。矿体多呈脉状或透镜状,规模从小型到特大型不等,常伴生银元素。典型矿床包括山东焦家、新城、三山岛金矿。
	 
	    2、含金石英脉型
	 
	    石英单脉型(如五龙金矿):赋存于吕梁期黑云母花岗片麻岩中,含金石英脉与钾长石化密切相关,矿体呈脉状、扁豆状。围岩蚀变以硅化、绢云母化为主。
	 
	    石英网脉及复脉带型(如金厂峪金矿):产于太古宙变质岩中,矿体受韧性剪切带控制,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,伴生钼元素。
	 
	    石英硅化钾化蚀变岩型(东坪式):产于中高级变质岩区,矿体由石英脉和硅化、钾化蚀变岩组成,伴生锑元素。
	    3、斑岩型(团结沟式)
	 
	    与中酸性、酸性及碱性次火山岩有关,矿体分布于花岗闪长斑岩体顶部及接触带。金属矿物包括黄铁矿、白铁矿、自然金等,蚀变以硅化、黄铁矿化、碳酸盐化为特征。矿体呈层状、脉状或扁豆状,规模大至特大型,常伴生银、铜、硫等元素。
	 
	    4、矽卡岩型
	 
	    形成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灰岩、火山凝灰岩的接触带,围岩多为矽卡岩矿物组合。金属矿物以磁铁矿、黄铜矿、黄铁矿为主,矿体呈透镜状、似层状或巢状。规模中到大型,常共伴生铁、铜、铅、锌、铋等元素。典型矿床包括华铜、沂南、鸡冠嘴金矿。
	 
	    5、角砾岩型(如祁雨沟、双王金矿)
	 
	    角砾岩体多产于太古宙—元古宙变质岩中,金矿化分布于角砾周边及胶结物中。金属矿物以黄铁矿、自然金为主,蚀变以硅化、绿泥石化、绿帘石化为特征。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,规模中到大型,伴生银、铜、硫等元素。
	岩金矿选矿现场
	    6、硅质岩层中的含金铁建造型(东风山式)
	 
	    赋存于太古宙—元古宙条带状含铁硅质岩层中,金属矿物包括磁铁矿、磁黄铁矿、自然金等。蚀变以硅化、绢云母化、黄铁矿化为特征。矿体呈似层状或扁豆状,规模小到中型,伴生钴、砷元素。
	 
	    7、含金火山岩型(如刺猬沟金矿)
	 
	    产于中新生代火山带及火山盆地,矿体为含金方解石石英脉,充填于火山口附近裂隙或火山管道中。金属矿物以黄铁矿、银金矿为主,蚀变包括硅化、钠长石化、高岭土化等。矿体呈脉状,规模较小。
	 
	    8、微细粒浸染型(如丫他、板其金矿)
	 
	    分布于显生宙准地台及地槽区,金及硫化物呈浸染状赋存于碎屑岩中。金属矿物以黄铁矿、毒砂、自然金为主,蚀变以硅化、碳酸盐化、毒砂化为特征。矿体多呈层状、似层状或透镜状,规模中型,常伴生锑、汞元素。
	 
	    岩金矿床类型多样,成矿地质背景复杂,准确识别矿床类型对金矿选矿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。如需进一步了解设备选型或工艺优化,欢迎来电咨询浩鑫矿山机械:13361770887(微信同号)